以慢阻肺为首的慢性呼吸疾病
已经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
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等一起
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
全球四大慢病之一
近年来
它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越来越高
我国慢阻肺患者已达到1亿人
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
发病率更是达到了8.2%
不少人正值中年
就发现自己运动的时候使不上力
连走路、上楼都开始气喘吁吁
上气不接下气...
本期专家
罗田应
常见症状
慢阻肺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慢
支
患者有慢性咳嗽、咳嗽,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至少三个月,持续两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可引起类似症状的慢性疾病。慢支可以视为慢阻肺的高危期。
哮
喘
哮喘患者往往早年发病,多伴有过敏史、过敏性鼻炎史、湿疹、哮喘家族史,合理使用吸入性激素,能有效控制病情。
通过肺功能检查判断患者是否有气流受限,哮喘的气流受限一般是可逆的,而慢阻肺是不可逆的,也有部分哮喘患者由于病程延长,气道重建,导致气流受限不可逆,这时哮喘和慢阻肺发生于同一病人(临床诊断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导致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个体的遗传易感性;
●环境因素:吸烟是最主要的环境因素;还有接触职业粉尘(煤尘、棉尘等)和化学物质(工业废气、烟雾等),生物燃料等。
慢阻肺又称“隐形杀手”
在全球范围内,慢阻肺患者达3.84亿,每年约万人死于此病,仅次于心脏病、脑卒中,排在第三位!而我国每年约多万人死于此病,每2分钟就有5人死于慢阻肺!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大家耳熟能详,而慢阻肺常被“忽略”了。
慢阻肺早期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的症状,当患者出现气促等症状时,肺功能往往已经损失50%以上,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慢阻肺杀人于无形之中。
由于慢阻肺死亡率高,常被忽略且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被喻为“隐形杀手”。
诊断标准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定期肺功能检查对早期发现慢阻肺有帮助。
40岁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况,应警惕慢阻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会发展为肺癌?
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疾病,而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从患病情况上看,二者很容易在同一患者身上出现,而导致二者的危险因素又高度重合,主要包括吸烟、年龄增长等。
慢阻肺和肺癌的发病由多种因素决定,共同影响疾病的进程。慢阻肺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在二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核心作用,炎症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慢阻肺患者较正常人更容易患肺癌。
治疗措施
慢阻肺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
治疗目标:减轻症状,改善运动耐力及健康状态;防止疾病进展,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及急性加重、降低死亡率。
生活方式
戒烟及脱离污染环境。
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激素、口服化痰平喘药、抗氧化剂。
家庭氧疗
当动脉血氧分压小于55mmHg,或指脉氧分压小于88%时,需进行家庭氧疗,在家使用鼻导管吸氧,每分钟1~2L,每天吸氧10~15个小时。
手术治疗
严重的肺气肿、肺大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或在支气管镜下进行肺减容术。
肺康复治疗
病情稳定后在家适当锻炼,包括呼吸功能锻炼和适当体育锻炼。
急性加重期治疗
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加剧、痰量增多、咳脓痰时加用抗生素治疗;合并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病人需要用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发肺心病、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的患者需针对不同情况对症治疗。
如何预防慢阻肺?
●戒烟
●生活起居有规律: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饮食以清淡为主,合并营养不良可选用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推荐耐寒锻炼,入冬前用凉水洗脸洗手,然后慢慢适应用凉水冲澡。
●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及适当体育锻炼:推荐做呼吸操、打太极拳等。
●入冬前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
●若有咳嗽、咳浓痰、气喘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时,及时就医。
戳
完整视频,请戳下方!
健康大讲堂
《健康大讲堂》
-生活从健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