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易得肺癌的人群 > 人群预防 > 大白读史雾中的泰晤士河大白新闻

大白读史雾中的泰晤士河大白新闻

发布时间:2024/8/24 14:35:31   点击数:

今日的伦敦,是一座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大都市,是一座享有“绿色花园”名称的城市。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19世纪中期的伦敦却是一座充满可怕“毒气”的城市。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将其描绘为“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也被人们称之为“雾都”。工业革命导致当时的伦敦尝到了破坏环境所带来的恶果。在那时种种恶略可怕的环境下,便有了这句经典的对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离别,而是我拉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容颜。

舍本逐末悲剧的酿成

19世纪中期英国在欧洲是“霸主”的超然存在,谁也撼动不来的。因为它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同时也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使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而伦敦在英国的地位也是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它是英国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所谓有得必有失,英国伦敦在世界上得到了很多方面的认可,也因为工业方面的领先取得了经济方面的飞速增长。所忽略的就是空气质量遭到严重的破坏。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持续大力发展工业,作为工业城市的伦敦,工厂迅速增加,大量的工人进驻伦敦,加上原本城镇人口数量,导致了这座城市居住着众多居民。大力发展工业,同时需要的就是大量的电力。产生电力是以煤炭作为原料的,煤炭的燃烧会带来大量有害物质。由于当时众多工厂的日常生产和居民取暖大量的烧煤,伦敦城内成千上万个烟囱排出的未烧尽的煤的余物、煤气、煤烟和灰尘直冲天空,排入充满水汽的空气中。煤炭在燃烧时,会生成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凝聚在雾气中,伦敦的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煤烟味。很快,烟尘颗粒充满了这座城市,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的人们都受到了或轻或重的波及。在当时,伦敦的雾天一年可达90日。

在19世纪中期,不论是政府还是老百姓都没有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性,自然而然的没有去想研发怎样做才能环保,才能减少对环境破坏的环保型燃料,或者是去想一些可以避免的措施等等。不要因为城市的经济和工业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城市治理,那伴随而来的必然是越来越严重的城市污染,给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类越来越糟糕的生活质量。

不得不说的是酿成伦敦年这次烟雾悲惨事件的原因,一是工业大量排放的烟雾和居民取暖燃烧的煤,二就是逆温层现象。逆温层的存在使空气处于十分稳定的状态,上下层空气几乎不发生流动,这就造成工厂里烟煤燃烧排放的烟尘、汽车尾气和地面上扬起的尘埃等有害气体聚集在空中不易向上扩散和稀释,越积越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年12月3日清晨,根据伦敦气象局的报告称一个冷锋将在夜间通过,从北海吹来的风,吹遍了整个英格兰,因此空气变得格外清新、洁净,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舒适之感。对于当地来说,这是个难得的冬日。傍晚时分,伦敦正处于一股巨大的高压气旋的东南边缘,较为强劲的北风绕着这个反气旋顺时针吹着。然而当大家享受了一天的“好天气”后,第二天这个气旋中心已经移到了伦敦以西几百公里处,沿着常规的路径向东南方向移动。上午,风速渐渐变小了,云层几乎遮蔽了整个天空。到了中午时分,乌云把太阳全部遮住,伦敦上空阴霾弥漫。

一个异常的情况出现了,12月5日当地气象台的风速表测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量度,风速表读数为零。整个伦敦处于无风状态,到处都是雾,站在泰晤士河桥上望去,恰如置身于白茫茫的云端。浓雾中,多加店铺白天都掌着灯,马路上只有少数有经验的司机开着车灯在行驶。飞机航班被取消,火车只能缓缓移动,只有地铁仍在快速移动。一些地方的能见度在1米之内,人们刚走几步便迷失了方向。在经过了两天之后,情况继续恶化。反气旋停留在英伦三岛上空,伦敦处于气旋的西端,烟雾遮住了整个天空。此时测到的能见度仅为数米。

两天之后,伦敦的烟雾还是没有消散的迹象。而且,烟雾越来越浓,整个伦敦还是淹没在昏暗的烟雾之中。终于灾情有了转机。在9日的清晨,微风从南方轻轻吹来,冲淡了原有的烟雾。

大家一直在盼着可以解决当下危机唯一的条件终于在10日到来了。一个冷锋经过英格兰,吹散了笼罩在伦敦上空的烟雾。人们如释重负,肺部又重新吸进了清新、洁净的空气,脸上的阴影顿时一扫而空。但是人们不知道将要付出的是怎样惨痛的代价!

危若朝露伦敦的“末日”

年12月4日至9日,持续的浓雾将近1周没有驱散,整个伦敦被浓雾所笼罩。这期间直接导致大力发展工业革命的伦敦经济损失达到48亿美元,在当时这是一笔难以想象的支出!更加严重的是在这短短的一周之内,有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烟雾散后的两个月内又有多人因为这次的事件相继死亡。这就是近代史上震惊世界的“雾都灾难”。

直到事情发生后,伦敦城中的万居民才意识到,最可怕的一次空气污染降临到自己头上。这简直就像一场梦!是的,在烟雾弥漫的日子里,伦敦的居民好像做了一场噩梦。人们后来回想起来,仍然是不寒而栗。当时,烟尘浓度最多时达每立方米4.5毫克,比平时高了10倍,二氧化硫最高浓度达到5.4%,比平时高了6倍多。

尽管市民们紧闭门窗,可是烟雾还是向室内扩散。英国伦敦著名的莎德勒威尔斯剧院正在上演歌剧《茶花女》,台上演员演得卖力,台下的观众却有些坐不住了,因为观众的视线越来越模糊,演出最终因为观众看不清舞台而被迫中止。街上行人的衣服和皮肤上沾满了肮脏的微尘,公共汽车的挡风玻璃蒙上烟灰,只能开着雾灯艰难地爬行。公路和泰晤士河水路交通都几近瘫痪,警察必须要手持火把才能在街上艰难的执勤。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激增,而浓雾使救护车根本动弹不得。市内某些地区的能见度曾经降到零,人们连自己的脚都看不到。

科学家对烟雾期内死亡者的年龄、死因做过调查和分析。从死亡者的年龄来看:45岁以上的死亡人数最多,约为正常时期的3倍;1岁以下的死亡人数其次,约为正常时期的2倍。从死因上看:因支气管炎死亡人,为正常时期的9倍;因冠心病死亡人,为正常时期的2.4倍;因肺结核死亡77人,为正常时期的5.8倍。除此之外,因心脏衰竭、肺炎、肺癌、流感以及其他呼吸道疾病死亡的也都成倍增长。

一位叫史密斯的老人,住在伦敦市立公园附近的疗养院内。老人虽然得过心肌炎症,但经过治疗,症状已经稳定。但是,经过伦敦烟雾2天的侵扰,老人感到胸闷难当,心脏部位开始隐隐作痛,全身直冒虚汗,偶尔还有呕吐现象。起初,疗养院内的医生以为老人是心肌炎症复发。虽然经过紧急救治,老人的病情继续加重。短短几日之后,老人终因呼吸极度困难,心脏衰竭离开了人世。

数以千计的居民感到了胸闷窒息,并伴有咳嗽、喉痛、心慌、呕吐等症状。从烟雾发生的第一天开始,伦敦的死亡人数就在上升,到了第3、4天,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其中大多数是疾病患者和老年人。

幸存者的生活也在这次灾变中变了样。成千上万的人患上了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脏病、肺炎、肺癌、流感等各种疾病。在此期间,医院求诊就医者络绎不绝,医院人满为患,拥挤不堪,医院的病房和走廊里都充满了烟雾受害者的哮喘和咳嗽声。

当地人遭受到了烟雾带来的侵害,动物们也遭受到了烟雾的侵害。当时,伦敦正准备展出一群获奖的牛。在浓重的烟雾里,这批牛首当其冲,深受其害。刚开始,他们不吃草,焦躁不安的摇头、摆尾、跺脚;气喘吁吁地吐着舌头,似乎呼吸遇到了极大障碍;继而浑身酥软、躺倒在地。没过多久,他们的呼吸系统和心脏遭到了严重损伤,其中一头老牛当即死亡,另有12头牛奄奄一息,只好被送进屠宰场,还有头牛病情也十分严重,急需治疗。

涅槃重生环境法诞生

在19世纪中期,人们对大雾的认识是:环境污染是大力发展工业所必须要接受的副产品。英国人一度还认为“煤火和高烟囱已经成为英国的独特制度”,以此为豪。企业老板们以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将使政府税收减少为由抵制政府的环境治理政策,在信奉亚当·斯密自由市场经济的英国政府看来,发展经济高于环境保护,同时,也不愿触动企业界的利益。

但是年冬天的这场悲剧终于使英国人下定决心与工业所带来的“副产品”一决高下!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空气法案”。因为早期政府没有认识到工业所带来的危害,所以发电厂和重工业单位都建在城市之内。法案出台之后,规定发电厂和重工业作为排烟大户被强制搬迁到郊区。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立无烟区,区内禁止使用可以产生烟雾的燃料。

年又追加了一份“清洁空气法案”,要求工业企业必须加高烟囱,将烟雾排放到更高的空域,从而更好地疏散大气污染物。

年“空气污染控制法案”出台,规定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等硬性标准。在这些刚性政策面前,烧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明显好转。年伦敦全年的雾日降至5天,此时似乎已经可以把伦敦和雾都的名字分开了。

伦敦烟雾并没有到此为止。80年代以后,汽车走进家庭,数量激增。汽车尾气取代煤烟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中的铅吸入人体后就再也无法排出,会严重影响人类后代的智力。随后英国开始推行无铅汽油,但是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发现汽车排放的其他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稳定有机化合物等也极为有害,它们被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会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以臭氧为主的多种二次污染物,形成“光化学烟雾”。

英国人此时已经对抗烟雾形成社会共识。从年1月开始,英国强制所有在国境内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年,英国通过了《环境法》,要求制定一个治理污染的全国战略,设立了必须在年前实现的对抗烟雾目标,要求工业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同心协力,减少一氧化碳等八种常见污染物的排放量。

年以后,伦敦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jinyuantp.com/rqyf/863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