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饮食、环境、遗传、种族等因素都与大肠癌的发病有关。而饮食因素、环境因素更为重要。
以日本为例,20世纪50年代,日本和中国相同,属于大肠癌发病率较低的国家。随着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同时,日本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日益上升。据日本癌症协会统计,-年,大肠癌的死亡率大约增加了2倍,而其他各种癌症如肺癌仅上升60%,胃癌和子宫颈癌分别下降30%和60%。
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包括:
1.很强的大肠肿瘤家族史或一级亲属有其他相关肿瘤。
2.既往大肠腺瘤或癌症病史。
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史。
大肠癌一项非常重要的病理机制是可能具有遗传性。如果一级亲罹患大肠癌,则发生大肠癌的可能性比正常高3~4倍。以前患过大肠癌,患第二个肠道肿瘤的可能同样高3~4倍,因此大肠癌患者需终生随访。患者患腺瘤,特别是FAP(一种遗传病症,患者有成百上千的息肉),患癌症的危险增加,除非去除所有的息肉。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者,特别是病史在10年以上,患大肠癌的危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