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呋喹替尼胶囊(爱优特)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呋喹替尼胶囊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抗癌新药。它诞生于上海张江实验室,完全由国内本土研发,历时12年,投资超过15亿元。
呋喹替尼分子式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统计数据表明,每年新增患者约为万,死亡近70万,是全人类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在中国,每年新发病例为37.6万,并且持续增长,约有50%最终发展成为转移性的或者晚期结直肠癌。
呋喹替尼的药理作用
口服给药后,呋喹替尼抑制VEGF诱导的VEGFR1,2和3的磷酸化,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存活和微血管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细胞死亡。除了结直肠癌,VEGFR还会在多种肿瘤细胞类型中出现明显表达。
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药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
癌细胞会产生一种称为VEGF的物质,它会促使新血管形成并帮助癌症生长。VEGF抑制剂阻断VEGF并阻止癌细胞新血管形成,抑制癌细胞生长,进而杀死癌细胞。代表药物:贝伐单抗(Avastin)和雷莫芦单抗(Cyramza)。
贝伐单抗贝伐单抗(Avastin):年在中国上市的唯一抗肿瘤分子靶向药Avastin,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然而Avastin早在年已在美国上市,年10月,更新增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年,欧盟批准用于乳腺癌。
雷莫芦单抗雷莫芦单抗(Cyramza):该药在胃癌领域可以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后可将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延缓致9.6个月,是目前为止,治疗胃癌最有效的药品。年美国FDA批准Cyramza上市,但目前中国还未上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某些细胞,包括癌细胞的表面上发现一种蛋白质。表皮生长因子附着在细胞表面的EGFR上并促使细胞生长和分裂。EGFR抑制剂阻断受体并阻止表皮生长因子附着于癌细胞,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代表药物: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和帕尼单抗(Panitumumab)。
西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中文商品名为爱必妥。西妥昔单抗为Imclone公司与BMS联合开发。年12月首次在瑞士上市,为第一个上市的靶向单克隆抗体。美国FDA初次批准爱必妥上市是在年12月,该药年在中国上市。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爱必妥获批的适应症有:转移性头颈癌,非转移性头颈癌,转移性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
帕尼单抗帕尼单抗:早在年的9月,美国FDA批准帕尼单抗Panitumumab上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阳性且在含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后病情仍然进展或转移的结直肠癌。帕尼单抗Panitumumab是一种基于人类细胞疗法的生物制剂,目前已在欧美、日本等40多个国家获得批准,用于晚期直肠癌的治疗。该药目前在中国还未上市。
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
PD-1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有助于控制身体的免疫反应。当PD-1附着在癌细胞上的另一种叫做PDL-1的蛋白质时,它会阻止T细胞杀死癌细胞。PD-1抑制剂附着于PDL-1并允许T细胞杀死癌细胞。目前市面上一共有6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但是只有其中两种在今年通过CFDA审批上市。
什么时候能够买得到呋喹替尼
据悉,呋喹替尼胶囊最快将在一两个月内在上海率先上市,并有望进入医保。呋喹替尼胶囊为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这次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获准上市,给中国广大结肠癌患者带来了福音。与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疗法相比,呋喹替尼竞争优势在于该化合物独特的激酶特性,高效的功效和优异的激酶选择性,安全范围更大,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和低成本的商品。
但是,对比同类型的药物,国外上市的时间仍比国内早4-6年,而且许多药物国内仍旧没有上市。据美国癌症研究院数据显示,中晚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仅44%,呋喹替尼的上市是中国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一大进步,但对比美国抗癌药的更新速度和数量,中国抗癌药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