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丨唐唯珂
编辑丨武瑛港
图源丨图虫
作为癌症高发国家,随着老龄化趋势加速,癌症诊疗负担不可避免会持续增加。在全面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背景下,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理念也备受重视。一方面,癌症越早发现,患者被治愈概率越高,所承担的痛苦越小;另一方面,癌症防治关口前移,更具卫生经济学意义,可以避免进展至晚期面临的高昂医疗开支。
随着新一代检测设备的快速发展,液体活检技术为肿瘤早期发现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一批专注于肿瘤早筛早诊的企业,癌症早筛早诊市场有望进入高速成长阶段。
广州市基准医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基准医疗”)是癌症早筛早诊领域的领跑者之一。历经多年研发,目前基准医疗产品管线覆盖了超过70%中国人群高发癌种。其中:肺癌早检产品PulmoSeek及胃癌早检产品Gastromia已获欧盟CE认证;肺癌早检产品PulmoSeek的升级版PulmoSeekPlus更是开创了全球无创肺结节“基因检测+影像学AI”多学科联合诊断先河;膀胱癌早检产品UriFind已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欧盟CE认证并通过了中国NMPA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申请,被写入中国膀胱癌诊疗指南,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基准医疗创始人兼CEO范建兵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这个行业百花齐放,还未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国内外在技术上的差距并不大。基准医疗以切实的临床需求为指向,以真实的社会价值为目标,摒弃浮躁,静心开发能与国际对标的First-in-Class的产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差异化竞争力,以期在时代洪流中站稳、站久、站到最后。
基准医疗创始人兼CEO范建兵
坚守赛道
在回国创业之前,范建兵已经是生物科技行业巨擘的主创成员。年是国际“精准医疗”的元年,“精准医疗”热潮开始在全世界范围掀起,范建兵抓住这一机遇,毅然回国创业。
彼时,中国精准医学发展进入加速期,“精准医学研究”被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列为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天时地利人和,是范建兵对基准医疗成立之初的形容,“我当时的想法,一方面是希望能够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开发出先进的癌症筛查与诊断产品,同时更希望这些产品是普通百姓都需要的并且有能力承受的。”年8月,范建兵获得北极光创投的万美元A轮融资,随后接受了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出的邀请,落户广州国际生物岛。
回忆起当时刚搬进生物岛的情形,范建兵感概:“我也算是这里的原住民了,那个时候这里冷冷清清的。如今,广州生物岛无论是技术人员和企业数量都较当初翻了几倍,国内癌症早诊早筛行业也不断有新的企业入局或退出。基准医疗成立到现在7年时间,一直瞄准癌症早筛早诊的目标,甚至技术路径都一直没有变动。”
基准医疗是国内率先将ctDNA甲基化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肿瘤诊断领域的企业。为此,基准团队整合了国际权威的公共数据库及自建的六大癌种早期甲基化数据库,该数据库基于超过例组织样品和例血浆样品的大规模甲基化分析,得以精准筛选出可应用于癌症早筛早诊的高效能甲基化标记物并建立了相应的诊断模型。
如今,公司产品管线分为“一管血”和“一管尿”两大主线,贯穿早期癌症管理全流程,既包括了对肺癌、膀胱癌、乳腺癌、胃癌这几个单癌种的早筛早诊,也包括了由这些单癌种检测组合成的多癌种早检。值得一提的是,基准医疗在肺癌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
肺癌是中国第一大癌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首位。目前,低剂量螺旋CT(LDCT)是国际上公认的肺癌早筛有效手段,可降低肺癌死亡率20%。通过LDCT筛查,约25%-30%的人被查出带有肺结节。然而,LDCT筛查存在局限性,主要是假阳性率较高,当前临床难以准确判断肺小结节良恶性,容易导致过度诊疗或漏诊。
“因此,我们将产品的功能定位为早诊,即在(LDCT)筛查出结节之后,用非侵入性的血液检测方法帮助医生鉴别诊断患者结节的良恶性。”范建兵解释道。
基准医疗选择从肺结节入手,在年便携手国内14医院专家团队经过几年努力,成功研发出国际首个外周血甲基化肺结节鉴别诊断工具PulmoSeek,并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The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该项研究表明:用PulmoSeek做无创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仅需8-10ml外周血,即可助力肺癌早发现早治疗。
随后,基准医疗又在年9月与钟南山院士团队联合发起并由23医院共同实施的全球首个前瞻性肺癌早检万人临床研究(“钟声计划”,NCT),进一步验证PulmoSeek的泛化能力,并启动临床报证工作,以支持PulmoSeek未来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钟声计划”已于年5月完成全部受试者(例)入组,对这一万多名肺结节患者的3年持续动态随访也在有序开展中;截至年9月,累计多例受试者已完成研究出组,整个项目预计到年完成。
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对企业的资金需求、资源调配、临床项目管理能力都是不小的挑战。但范建兵表示,只有通过大规模临床患者样本的分析、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动态随访、持续性的验证,才能最终开发出有价值的癌症早筛早诊产品,“所以我们还是坚持一步一步走过来了。”范建兵说道。
除此之外,基准医疗还成功地将PulmoSeek升级为PulmoSeekPlus,这是全球首个实现液体活检与CT影像AI分析有机整合的联合诊断模型,其敏感性高达98.1%、特异性高达91.7%,相比“金标准”病理诊断,其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高达97.3%,术前预判高风险肺结节肺腺癌浸润程度的准确率高达85.8%;检测结果一方面可以辅助鉴别诊断肺结节的良恶性,一方面可以实现对高风险结节的术前肺腺癌浸润程度精准预判,进而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更合适的个性化精准诊疗方案。
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在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年欧洲呼吸学会国际大会/年会(ERSInternationalCongress)、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Congress)、中华医学会年全国肺癌学术大会等国内外顶级学术大会报告,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