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人们身体一年内最难适应的季节,而肿瘤患者,更是长夏难熬,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或痛苦。每年入夏后,肿瘤患者的发病率会有明显上升。那么,肿瘤患者炎夏应注意哪些问题?应进行怎样的身心护理,才能使肿瘤患者平安度过炎夏?在此,我们有如下建议:
宜静宜慢
天气渐热,容易造成人体气血运行变快,新陈代谢加速,细胞分裂骤增,从而导致肿瘤的增长速度比气温低时要快。因此,夏天一定要“静养生”及“慢养生”。“静养生”主要指心静,心静自然凉,尽量减少烦躁不安,保持心情愉快;“慢养生”是要肿瘤病人掌握好、并放缓日常生活的节奏,以降低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
一般来说,多晒太阳对病人有好处。但这条“定律”不适用夏天,而是恰恰相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气血加速、体温升高,肿瘤病人要多纳凉,避免头顶烈日,少在高温处停留。另外,洗澡时,无论盆浴、淋浴,水温都不宜高,而蒸桑拿就更不适合癌症病人了。
保护阳气
中医学认为,夏季养生基本原则是“春夏养阳”。夏天,人体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即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随着大量汗液的流出,人体的能量也随之大量消耗。中医认为,“气随汗泄”,即阳气随着汗液流失。而阳气损伤,则阴寒之邪就容易停留于体内,轻则容易感冒,重则疾病复发,所以,肿瘤病人要养阳。
如何养阳呢?应该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做到神清气和,保持心情舒畅,使心神得养;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因为忧思恼怒,心肝火旺,最易耗气动血生风,而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还要进行起居调养,注意休息,顺应自然,保养阳气。
由于夏天中午的气温特别高,最易耗伤阳气,肿瘤患者本来就容易睡眠不良,炎夏更是成问题。切忌使用会造成精神损伤和肝脏损伤的安眠药物。精神放松,保持适度运动和睡前阅读,可以有效改善睡眠。另外要适当午睡,以保持充沛的精力。
饮食调理
夏季气温高,人体相对基础代谢增高,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加之,食欲不振引起摄入减少等,容易引起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C、B族和锌等)的缺乏,饮食中应注意补充。
要选择清淡的食品,少食辛辣、辛热、过于油腻的温热食品。煎、炸、烤的食物应尽量避免。消化道肿瘤、肝胆肿瘤患者尤其要注意。
夏季大量出汗使人丢失更多的水分、氯化钠、钾和镁。肿瘤患者应注意人体水份和电解质平衡,每日饮水应在毫升以上;每日增加1-2克食盐的摄入;多喝绿茶、淡盐开水和果汁等;选用含镁丰富的食物如豆腐等。
治疗护理
肿瘤患者夏季易发生相关并发症,应加强注意家庭护理防止并发症,同时,慎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因为严重的腹泻会使病情失去控制。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皮肤癌和长期卧床的病人要勤洗澡或者擦身,以免引起褥疮和溃烂。
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功能衰弱的肿瘤患者,夏天由于出汗多,血液相对比较浓稠,这时容易形成血栓以及造成血压不稳定。有该问题的肿瘤患者属于夏季高危人群,专用的降压、降脂和心血管药物因其存在的副作用,可能对肿瘤治疗不利,切忌盲目服用。尤其对小剂量服用阿斯匹林应慎重,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品。
中医有很强的整体观念,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中医调理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肿瘤的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其次,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身体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现在已入炎夏,不管是正在治疗的肿瘤病人,或是刚刚发现肿瘤的患者,都不要拖着不治或暂停治疗。要立即行动起来,尽快安全度过这个夏天。
陈友芝
肿瘤、内科专家、陈氏中医世家
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医院中医中药科主任,现任杭州胡庆余堂第二中医门诊部肿瘤专科主任。出生于中医世家,系宋代国医陈言第25代传人,江浙名医毛达文关门弟子,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种德堂中医药文化传人。于胡庆余堂种德堂创建“陈友芝工作室”,旨在定点潜心钻研攻克肿瘤顽疾。从医50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攻阅分析前人处方上百万张,诊治患者五十余万例,治愈了众多危重病人;并著书立说,《陈友芝医案》、《陈友芝医案续集》、《陈友芝中医治癌百例》、《陈友芝中医治癌》等书籍陆续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肿瘤部分就选用了大量成功治疗癌症病例,为享誉四方的中医肿瘤专家。擅长肝、胆、胃肠、肺、乳腺、甲状腺、脑癌等恶性肿瘤和中医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
坐诊时间
二门诊:周三下午、周四上午周六上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