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0年改革开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经济规模扩大倍。然而,在经济繁荣的同时,国民金融素养尚未与经济水平相适应,对于如何正确投资、理性消费,如何躲开支付陷阱、免受金融诈骗,很多消费者仍缺乏足够认知。
6月14日,腾讯与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成立腾讯财商教育公益基金,并在现场联合多家金融机构与中央财经大学等共同发布《中国投资者教育联合宣言》,旨在更好地开展系列金融知识普及和财商教育活动,推动全民金融素养教育均衡发展,助力金融普惠。
直面国内金融普惠需求
据权威机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个人投资者数量已达到1.34亿,超过日本总人口数量;年底,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为万亿元,仅次于美国,据悉,此项指标在年将有望达到万亿元。
相比于飞速提升的投资者规模及个人财富规模,我国国民财商教育发展仍不均衡,中国人民银行年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分为63.71,整体有待提升,且在不同人群、城乡间和区域间具有一定的不平衡特征,反映到生活中就是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现象:电信诈骗、钓鱼网站、虚假投资平台等金融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受害者不仅包含大学生及老年人等风险意识较为薄弱的群体,更存在大学教授等高学历人群。除此之外,更有一部分投资者由于缺少金融知识导致难以判别金融产品背后的风险,由此产生很多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如盲目追求高收益、无法识别金融诈骗套路等。
面对这样的国民需求,腾讯财商教育公益基金未来将通过开展落地宣讲、财商教育小程序、改革开放40周年国人财富观变化专题讨论和乡村教师财商教育等专项活动,积极助力普惠金融全面发展。
“想让更多的民众分享改革红利,维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就需要不断加强国民金融安全教育,普及金融教育对于提升国民金融素养,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子强这样阐述国民金融安全教育的意义,并强调指出双方的合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一是做好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二是做好金融投资风险教育;
三是做好社会诚信教育。
中国人民银行于年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开展年“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的通知》,提出提升大众金融素养、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表示,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成立以来,持续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一是每年3.15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二是每年6月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活动;
三是每年9月在全国统一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在活动开展中明确金融知识普及的重点区域和群体,推动国民金融素养全面提高。
四是坚持做好消费者素养情况调查工作,动态掌握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和需求;
五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沟通,统一编写《金融知识读本》,深入推动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聚合众力做财商教育
签约仪式上,腾讯与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招商基金、中欧基金、鹏华基金、中国人寿、国泰基金和中央财经大学,共同发布《中国投资者教育联合宣言》,参与宣言各单位表示将以“普及金融素养教育,提升国人财商水平,助力金融普惠”为己任,坚持普惠、公益、专业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针对不同细分人群开展系列金融知识普及和财商教育活动,携手提升全民金融素养。
据了解,目前,腾讯理财通已与超过30家基金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优质、多元的金融服务。作为专业精选的互联网理财平台,腾讯理财通用户数已超过1.5亿,平台资金保有量超过亿元。
腾讯理财通此前已经在财商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止联合权威机构发布《国人工资报告》、《互联网理财指数报告》、《大学生财商教育报告》等报告,还举办了腾讯理财通大讲堂、腾讯理财通财商课等活动。年至今,“腾讯理财通大讲堂”已举办12场,并且多次深入二三线城市,邀请行业大咖与用户分享实用又专业的投资理财知识;年开始,腾讯理财通推出“腾讯理财通财商课”这一创新型财商教育活动,旨在针对亲子、白领、老年等细分群体进行财商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