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中国基金报)
偏股基金大举减持中国平安持续重仓成长股和基本面向好蓝筹股
随着基金二季报的集中公布,公募基金在二季度投资动向逐步曝光。从已经公布的两批基金二季报基金持仓情况看,基金在二季度继续加码成长股投资,优质的信息技术、医药和消费类个股受到基金经理不断增持,同时,基金对传统周期股继续采取减仓操作,其中以中国平安被减持幅度最大。
传统蓝筹不受待见中国平安再遭基金大举减持
在一季度大幅减持中国平安的基础上,二季度基金继续对该股进行抛售。根据天相投顾对基金二季报的统计显示,重仓中国平安的基金数量(统计口径均为已公布季报的基金)从一季末的只大幅减少到二季末的69只,减少幅度超过四成。意味着有四成基金将中国平安踢出前十大重仓股之列。这已经是公募基金连续两个季度大幅减持中国平安。
除了中国平安之外,还有包括兴业银行、长安汽车、长城汽车、金螳螂、保利地产、华夏幸福、中国太保、华泰证券等蓝筹股遭到基金显著减持,二季末重仓这些个股的基金数均大幅度下降。带有互联网券商概念的锦龙股份则被基金集中减持,从32只基金十大重仓股中全面退出。
行业持仓情况也反映出基金对传统周期行业的看淡,二季末已公布季报的主动偏股基金持仓金融股市值仅占到净值的3.57%,比一季末大幅下降3.54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金融股占基金净值比重被腰斩,基金对整个制造业板块的减持幅度也达到4.79个百分点,房地产板块同样继续遭到基金减持。
内需成长股持续获得基金追捧
今年以来,基金经理持续追捧成长股,二季度也不例外。天相投顾统计显示,二季度基金增持幅度最大的个股包括怡亚通、万达院线、信雅达、达安基因等,五粮液、东方航空等基本面向好的蓝筹股也得到基金增持,显示出基金经理“业绩为王、成长为王”的选股思路。在众多银行股中,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获得基金增持,重仓招商银行的基金从一季末的19只增加到二季末的38只,增加了一倍。而重仓民生银行的基金则从一季末的9只猛增至33只。
记者发现,如果按照行业来看,医药、信息技术和航空股是基金二季度增持的重点板块,其中医药股中北陆药业、益佰制药、国药一致等个股被增持最为明显,信息技术板块中以飞利信、昆仑万维被增持最显著,除了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和中国国航也被基金大幅增持,低油价之下航空公司业绩暴增让三大航空股成为香饽饽。
截至6月底,已公布季报偏股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中国平安虽然依然占据头把交椅位置,但其重仓市值规模较第二名已经相差不大,万达信息、恒生电子和东方财富等三大信息技术龙头股占据基金第二到第四大重仓股位置,
基金公司头号重仓股差异巨大
季报的公布也将基金最新核心持仓情况曝光,记者发现,主动偏股基金规模超千亿的10家基金公司头号重仓股大多相同,主动管理规模超亿元的易方达基金头号重仓达安基因,该公司旗下共有6只大型基金重仓持有该股。规模仅次之的嘉实基金头号重仓股锁定为医药流通股国药一致,该公司旗下重仓该股的基金数达到了10只,可以说是独门重仓股。两大基金龙头双双将头号重仓股锁定在医药生物行业,显示出大型基金公司对医药股的追捧。
其他大型公司中,华夏基金继续头号重仓伊利股份这一消费白马股,汇添富基金和上投摩根头号重仓股双双锁定为万达信息,华商基金头号重仓了恒生电子,中欧基金最钟爱东富龙。
总体来看,基金公司头号重仓股呈现很大差异性,这也反映出当前基金公司在核心持股方面的多元化,基金公司扎堆重仓某只个股的情况明显减少。
股票基金二季末平均仓位高达九成部分混合基金大幅砍仓
截至今日已披露的两批基金二季报显示,二季度股票型基金仓位持续高企,即使在6月15日之后股市出现了连续大幅下跌,股票基金仓位平均仍达到九成以上,显示基金并未预期到股市风险的急剧释放。不过,一些仓位灵活配置的混合型基金采取了提前减仓的操作,个别基金甚至将仓位几乎全部清空。
股基九成高仓位迎暴跌
在本轮股灾中,主动型股票基金保持了仓位的稳定,整体处于历史高位水平。根据天相投顾对已公布季报的基金仓位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股票仓位达到90.85%,和一季末相比几乎没有变化。意味着在整个二季度,股票型基金整体维持了超过90%的仓位水平。
相比股票型基金仓位的坚挺,受到打新基金规模大幅增加、个别基金转型为打新基金等诸多因素扰动,仓位灵活配置的混合型基金在二季度整体仓位显著下降,从一季末的68.26%下降至二季末的43.46%,降幅近25个百分点。
从基金公司整体仓位看,进入统计的56家基金公司中有17家公司旗下主动偏股基金(股票型和混合型)平均仓位超过85%,上银基金、华商基金、汇添富基金整体仓位最高,分别达到94.89%、94.04%和93.03%,兴业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信达澳银基金和民生加银基金等公司偏股基金整体仓位均在九成以上。
而受到转型打新以及对股市看空等多方面影响,万家基金、浦银安盛基金、平安大华基金、华润元大基金、海富通基金、泰信基金和中海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偏股基金仓位较一季末大幅下降,降幅均在40个百分点以上,特别是万家基金整体持仓从一季末的89.84%猛降至二季末的15.33%,仓位下降达74.51个百分点,成为56家公司中砍仓最剧烈的基金公司。
部分混合基金大幅砍仓近乎清仓
中国基金报记者注意到,个别混合基金及股票型基金采取了高位减仓操作,仓位下降十分显著。季报显示,共有27只基金二季末仓位较一季末下降20个百分点以上,在已披露季报的偏股基金中减仓幅度最大。
其中,有10只混合型基金仓位降幅超过50个百分点,海富通新内需一季末仓位高达97.32%,但到了一季末只剩下0.79%,几乎处于空仓状态,新华行业轮换配置基金股票仓位同样从一季末的高达96.78%削减至一季末的0.78%,浦银安盛新兴产业基金仓位也由一季末的95.48%砍至一季末的1.73%,这三只基金成为从极高仓位到近乎空仓的典型代表。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他们对股市风险的提前预判能力。
对于减仓原因,浦银新兴产业基金经理在季报中称,“在二季度中后期,鉴于市场整体估值较高,因此阶段性参与了新股的申购”。
除了混合型基金之外,一些股票型基金也采取了大幅减仓的操作,以尽可能降低风险暴露。如前海股息率在一季末仓位不足55%的基础上进一步减仓至18.58%,从而在本轮股灾中表现抗跌,浙商产业、建信内生动力、博时卓越、西部策略、兴全合润分级等股票基金也都砍仓20个百分点以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天天基金网手机客户端~↓↓↓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