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在评剧业内已经算是登峰造极,在影视剧里,也拿到了国际影后。
可是她被全国人民熟知,却是因为春晚小品。
《英雄母亲的一天》里,她迈着小碎步,心里着急买豆腐。见导演来采访她,伸手就要接摄像机,还说着,“来就来吧,还给我买东西。”
侯耀文饰演的导演,一直想说服老太太按照自己设计的脚本走,老太太却怎么也不上道。
导演想跟拍买菜,让老太太假装每天大鱼大肉生活好,老太太脱口而出:“我下半月咋过!”
导演想让她跳舞,以体现老年人生活的丰富多彩,她却学起了交警,说跳舞没有指挥交通好看。
所有的笑点都在两种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每个笑点都出其不意,却又真实可信。这就是赵丽蓉小品的特色。
后来的春晚小品里,她也一直延续了这种风格:情节贴近生活,人物善良且正义。
她60岁登上春晚,春晚小品,也让赵丽蓉的戏路越来越宽。
为了一个几秒的动作,她会花几个月的时间去观察交警,每天练习;
她学会了RAP,又唱又跳,在一群年轻伴舞中也毫不逊色;
她不认字,却能悬腕写出四个漂亮的毛笔字,那是她日夜苦练了几个月的成绩;
她还能说着英语接见外宾,用一口唐山味儿的伦敦郊区口音,准确地唱着英文版的《我心永恒》。
即使是十几分钟的小品,她也像拍电影那样认真。
就像《过年》里,为了一个拔罐的镜头,她坚持不用替身,结果拍完大病一场,还落下了肺气肿。
你永远没有办法想象,下一个节目里,她会带给观众什么样的惊喜。
唯一不用怀疑的是,她所有的演出,都像她苦练的那四个字一样,“货真价实”。
年的《如此包装》里,她载歌载舞,最后半跪时,有个撑不住的动作。观众都以为那是笑点,没想到那是她真的撑不住了。巩汉林吓得急忙扶她起来。
再后来,每次小品演出,巩汉林都会安排妻子金珠一个小角色。
不明真相的观众以为他费尽心思捧媳妇,却不知道,那是专门为了搀扶赵丽蓉。
年春晚前不久,赵丽蓉因为咳血被确诊肺癌晚期。
为了能让她安心演出,儿子们跟巩汉林商量后,决定暂时隐瞒,等春晚结束再告知。所有的药都拆了包装,就是怕赵丽蓉知道。
二十年多前的春晚后台,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演员还能有休息室。
那时候赵丽蓉跟所有人一样,要在春晚后台长长的走廊里候场,还要时不时为那些喜爱她的年轻演员签名留念。
那时候,赵丽蓉已经察觉到了自己的身体不适。春晚导演看望赵丽蓉的时候,她请求说:
“能不能照顾照顾我,我就这一点要求,哪怕一个小地方,我跟那待我能眯着。”
后来巩汉林给赵丽蓉找了几个休息的地方:清洁工放拖把的墩布间、录音棚对面厕所旁的小锅炉房,都是只有一两平米的地方,仅能容下一个人藏身。
最后一年的春晚,赵丽蓉就是这么熬过来的。
春晚结束不久,赵丽蓉终于知道了自己病情的真相,她自己动手缝制了寿衣,准备好了一双她最喜欢的意大利皮鞋和一双白袜子,都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她还担心自己吃了药好不了,耽误医生的名气。
有一天她精神好些,就开始翻照片,小保姆问她在找什么,她说,找到了,等到了那一天,就用这张做遗照。
生命的最后,她实在无法忍受疼痛,于是拒绝进食,乞求大夫让她安乐死。
去世前,她已经瘦得只剩了70多斤。
年7月17日清晨7时30分,赵丽蓉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她没有骗大家,她把自己活成了“跨世纪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