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和铂医药-B()$发布公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公司HBM(新一代抗CTLA-4抗体)用于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与实体瘤联合临床试验的IND申请。
从公告上来看,采用的试验方案是联合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或化疗,治疗晚期NSCLC及其他实体瘤患者。联合试验是在HBM作为晚期实体瘤的单一疗法1期试验已经被FDA批准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
查询网站得知,与特瑞普利单抗在黑色素瘤领域的探索,也开了试验。此次的再度合作,也是国产PD-1与CTLA-4联合用药在肺癌领域的第一次双免尝试。
多次提到过,对于免疫单药来说,特别是降价后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免疫联合方案拓宽适应症,延长生命周期,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面对价格必然较高的双抗,三抗,ADC,CART等后来者,如若“PD-1+”的联合用药方案效果不错,毒副作用较低,也是有一席难以撼动的地位的。
信达生物在发力双抗赛道之际,也注重自身信迪利单抗的联合用药探索,在肝癌领域联合自身的贝伐单抗类似物进行一线探索,正在进行中。全国产化的产品,在疗效相当情况下,完全可以取代目前肝癌领域的“A+T”方案。此次,国产化的PD-1和CTLA-4,已经将触角延伸到肺癌领域,在肺癌已经逐步完成一线去化疗的形势下,还是让人比较期待疗效的。而作为双抗重点布局的PD-1/CTLA-4靶点,免疫单药的“O+Y”组合,在各大癌种上也都有适应症获批。但是由于CTLA-4单抗的毒性,“O+Y”组合在剂量选择和用药先后顺序上也一直在探索,期冀能够降低遭人诟病的免疫不良反应。而此次和铂医药的重磅产品HBM,宣传为新一代抗CTLA-4抗体,如若不良反应能够降低,联合探索方案还是非常有前景的。
下图为汇总的“O+Y”的获批适应症,相信这些获批适应症的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