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第41卷第1期的《中华肿瘤杂志》上,国家癌症中心发表了最新完成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据报告估计,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例,发病率为.83/10万,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死亡约.8万人。
近期,医院院长郎锦义教授也发布了《年四川省肿瘤防治状况报告》,该报告显示年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2/10万,即平均每1万人中约有16人死于恶性肿瘤。年四川省恶性肿瘤发病率为.55/10万,略低于全国。
郎锦义教授报告现场(图据四川省卫健委)
全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
截至年8月1日,国家癌症中心共收到全国31个省(区、市)个登记处提交的年肿瘤登记资料,通过数据质量的审核和评估,以符合标准的个登记处数据为基础,按地区(城乡)、性别、年龄别及不同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层,结合全国人口数据,估算全国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据。纳入分析的个登记处共覆盖人口3亿余人。
据报告估计,全国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9万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83/10万,其中男性.47/10万、女性.21/10万,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全国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8万,死亡率为.05/10万,男性.10/10万、女性.00/10万。10多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
报告指出,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等,前10位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76.70%。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等是主要的肿瘤死因,前10位死亡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83.00%。
报告显示,年,我国新发肺癌约78.7万人,发病率为57.26/10万;其他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等。按死亡人数顺位排序,肺癌也居首位。年,我国因肺癌死亡约63.1万人,死亡率为45.87/10万;其他依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等。
该报告的结论提到,中国癌症负担总体仍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癌症负担的城乡差异及男女性别差异明显,癌谱呈现发达国家癌谱与发展中国家癌谱共存的局面。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防控形势严峻。
四川:年每1万人中16人死于恶性肿瘤
近期,医院院长郎锦义教授也发布了《年四川省肿瘤防治状况报告》,是四川省继年以来连续第二年以恶性肿瘤为主题,面向社会发布的专题报告。
该报告的恶性肿瘤发病数据来源于四川省19个人群肿瘤登记县区,覆盖人口约万;死亡数据来源于31个死因监测县区,覆盖人口约万;癌症早诊早治数据来源于全省15个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点;“两癌”筛查数据来源于全省个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项目点。
报告显示,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2/10万,即平均每1万人中约有16人死于恶性肿瘤;男性死亡率.66/10万,女性死亡率.67/10万,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
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第1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食道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男性恶性肿瘤前五位死亡顺位与总人群死亡顺位一致。女性死亡恶性肿瘤死亡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胃癌和食道癌。在年,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肺癌,其次依次为肝癌、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肛门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肺癌(与全国不同,全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乳腺癌),其次依次位乳腺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和胃癌。
年至今,四川省共计完成上消化道癌(食管癌、胃癌、贲门癌)、结直肠癌、肺癌、宫颈癌、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余万人次,检出的癌前病变及癌患者中,早期病人的比例分别为77.24%、82.65%、41.67%、91.44%和60.75%。
报告还提,年四川省恶性肿瘤发病率为.55/10万。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该项略低于全国.83/10万的发病率。
主要原因: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郎锦义教授指出,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环境污染、生物遗传因素等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
目前,恶性肿瘤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迅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大,由此造成的人口老龄化是导致恶性肿瘤总体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二手烟暴露、不合理的膳食习惯、运动量减少等均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室外空气污染加剧,室内装修、烹调油烟污染,职业危险因素暴露也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细菌与病毒感染与部分癌种的发生密切相关。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可引发宫颈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等。
防癌第一条:戒烟、少喝酒
郎锦义教授针对常见癌种,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个人预防措施。其中第一条他就提到,防癌应该戒烟和少喝酒。归纳起来主要如下:
1.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减少酒精摄入,避免酗酒。
2.合理膳食。减少高糖、高脂、腌熏、油炸食品摄入,避免摄入霉变、过期食品,提高新鲜蔬菜水果在饮食中的比例。
3.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注意个人卫生。
4.癌症高危人群定期接受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癌症及癌前病变。
5.适宜人群规范进行疫苗接种。
6.加强职业防护,定期进行职业体检。
“癌症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离不开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郎锦义教授说,《年四川省肿瘤防治状况报告》的出台,将在树立人群癌症防治意识,消除癌症认识误区,科学防治癌症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川省卫健委红星新闻记者王拓
编辑官莉